在Linux系统中,串口阻塞发送是一种同步的通信方式,它会等待发送缓冲区中的所有数据都被发送出去后再继续执行后续操作。与非阻塞发送不同,阻塞发送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适用于需要可靠和有序数据传输的场景。
发送数据
要使用Linux串口进行阻塞发送,可以使用以下步骤:
打开串口设备:使用open()函数打开串口设备,并设置相应的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设置串口属性:使用tcsetattr()函数设置串口属性,如输入和输出模式、流控制和中断处理。
发送数据:使用write()函数将数据写入串口设备,该函数会阻塞直到所有数据都被发送出去。
关闭串口设备:使用close()函数关闭串口设备,释放资源。
优点
Linux串口阻塞发送具有以下优点:
保证数据完整性:阻塞发送确保了数据在发送过程中不会丢失或损坏。
保证数据顺序:阻塞发送保持了数据发送的顺序,防止数据乱序。
简化编程:阻塞发送简化了编程,开发者无需处理复杂的数据传输逻辑。
缺点
Linux串口阻塞发送也存在一些缺点:
性能开销:阻塞发送会阻塞程序执行,降低通信效率。
不适用于实时应用:对于需要实时响应的应用,阻塞发送可能导致延迟。
Linux串口阻塞发送是一种适用于可靠和有序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它的优点是保证了数据完整性、顺序性和编程简单性。但它也存在性能开销和不适用于实时应用的缺点。开发者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是否使用阻塞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