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终止
当进程完成后或由于错误终止时,其资源(如内存、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程序)需要被回收。进程终止由 exit() 或 exit_group() 系统调用触发。
资源回收步骤
Linux 进程资源回收过程涉及以下步骤:
* **1. 内存回收**
操作系统收回进程使用的所有内存。分配的内存块被释放并返回到系统内存池。
* **2. 文件描述符回收**
进程打开的所有文件描述符都被关闭并释放。文件锁也被解除。
* **3. 信号处理程序回收**
与进程关联的信号处理程序被取消。这确保了不再向进程发送信号。
* **4. 线程回收**
如果进程是多线程的,则它的所有线程都被终止。每个线程的资源都单独回收。
* **5. 内核资源回收**
操作系统回收进程使用的所有内核资源,如进程表项、信号表项和线程控制块。
父进程职责
父进程负责回收子进程的资源。当子进程终止时,父进程会收到一个 SIGCHLD 信号。然后,父进程调用 wait() 或 waitpid() 系统调用来等待子进程退出并收集其退出状态。
僵尸进程
如果父进程没有及时回收子进程,子进程会成为“僵尸进程”。僵尸进程不再占用任何 CPU 时间或内存,但仍保留在进程表中。父进程应该尽快回收僵尸进程,以释放系统资源。
优化回收过程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 Linux 进程资源回收过程:
* **1. 及时回收子进程**
父进程应该在子进程退出后立即回收其资源,以避免创建僵尸进程。
* **2. 使用 sigaction() 处理信号**
使用 sigaction() 系统调用可以自定义如何处理 SIGCHLD 信号。这允许父进程根据需要更主动地回收子进程。
* **3. 使用多线程**
为每个并行执行的任务创建独立的线程。这简化了资源回收,因为每个线程的资源在终止时都会被单独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