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于 Linux 系统的操盘空间,编译新内核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成功编译出新内核后,面对摆放在眼前的内核文件,你是否也曾思考过将它安放于系统的何处呢?
新内核的归宿
Linux 内核通常被放置在 /boot 目录下。而新编译的内核文件一般被命名为 vmlinuz-版本号。例如,最新版本的内核文件可能是 vmlinuz-5.19.16。将新内核文件复制到 /boot 目录下,并适当修改启动加载程序(例如 GRUB)的配置,以指向新内核文件即可。
安全考虑
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将旧内核保留一段时间。在引导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回退到旧内核。因此,在覆盖旧内核文件之前,建议先将其重命名或移动到其他目录中。
修改启动加载程序
更新内核后,需要修改启动加载程序的配置,以指向新内核文件。对于 GRUB 启动加载程序,通常需要编辑 /etc/default/grub 文件,并添加以下行到 GRUB_DEFAULT 变量中:
vmlinuz-版本号
保存更新后的配置,并运行以下命令更新启动加载程序:
sudo update-grub
重启系统
修改启动加载程序配置后,重启系统即可使用新内核。在引导过程中,启动加载程序将加载新的内核文件,并启动系统。
后续步骤
成功启动新内核后,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运行 uname -r 命令检查内核版本,以确认新内核已成功生效。
监视系统日志,确保新内核运行正常。
考虑使用内核更新服务,以自动更新内核。
掌握编译新内核并将其放置在适当位置是 Linux 系统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内核文件的放置位置以及修改启动加载程序配置的步骤,你可以确保新内核的平稳安装和使用。